中国农业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精编文字版下载

时间:2019-05-24    来源:心情文字    点击:

中国农业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精编文字版下载 中国农业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启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 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新征程,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精神,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学校的分期建设目标 以建成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精 神,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 1.近期目标 到 2020 年,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国内研究型大学前列,若干优势 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在世界涉农高校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才 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引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 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和建设教育强国作 出积极贡献。 2.中期目标 到 2030 年,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和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布局,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人才培养质 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初步建成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2 3.远期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引领世界高等农业 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位居世界前列,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农业特 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卓越贡献。 为实现上述建设目标,重点实施“1+5”建设工程。“1”是坚持 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5”大工程分别 为:结合党中央要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实施思想建设工程;以高质量、 高标准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积极 拓展办学空间,实施发展保障工程;以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系为目标, 实施完善治理工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学 校将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力争在 2035 年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 更大的贡献。 (二)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一流学科为核 心,着力建设农学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工程与信息科学、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强化前瞻性布局,加 强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新型学科,建设以“新农科”为核心的中国特 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学科体系。 1.基于国内一级学科口径 按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基础与支撑学科 3 个梯次建设。 高峰学科: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 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草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保持领先地位, 3 为学校打造世界一流学科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园艺学、水利工程和农 林经济管理等学科 2020 年进入国内学科前列,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 提供更广泛的支撑。 高原学科:生态学、社会学、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 科实力到 2030 年力争达到或接近一流学科水平。 基础与支撑学科:数学、力学、大气科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法学、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新闻 传播学、风景园林等学科总体实力显著提升,为一流大学整体发展和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基础支撑。 2.基于国际学科口径 2020 年,力争临床医学进入 ESI 世界前 1%,进入世界前 1%的学 科数达到 11 个,各个进入 ESI 前 1%学科领域的排名显著提升。 2030 年,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农业科学居全球 高校首位,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三)拟建设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2017-2020 年期间,重点建设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 环境、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草学和生物学 等 9 个学科。拟建设的 9 个学科覆盖面广,在学校学科建设中处于核 心地位,构成了解决农业重大前沿问题,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科架构。以拟建设学科为核心,搭建高水平学 科公共平台,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引领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教 协同育人,推动全校形成追求卓越、追求创新、追求贡献的学科文化 和追求一流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4 二、建设基础 (一)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坚持社会主 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个服务”重大使命,以农立校,特色兴校,围 绕人类的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 向,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要目标。 (二)办学定位 作为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和排头兵,学校坚持德育为 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社会 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和拔尖创新人才。秉承 “顶天立地”的方针,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 (三)优势特色 学校始于 1905 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形成了特有的勤 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积 累沉淀了朴实厚重的高等农业教育文化,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和“三 农”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 “三农”情怀的行业领军和拔尖创新人才。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发明专 利,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对推动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社 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形成了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等为显著特 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以农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学科领域已跻身世 界一流行列。 5 (四)重大成就 1.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行业领 军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内率先实施了全校范围内的自由转专业政策, 形成了“通专结合,通专平衡”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率先 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前列。 2.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 有力支撑。在农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农业工程等领域创新性研 究取得重要进展,玉米生物学团队在全球形成领跑优势,近十年以第 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 25 项,在全国高校中并列第 7 位。 3.发挥学校综合优势,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业政策、扶 贫攻坚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学校教师荣获 2017 年“全国 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十二五”以来,70 余篇政策报告得到党和国 家领导人的批示或被政府部门采纳。 4.传承和发扬心系“三农”的担当奉献精神,先进校园文化建 设成效显著。承办全国科普日活动,成立了全球首家饲料博物馆,荣 获 2015 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奖”,学校教师被 评为 2015 年度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 5.统筹国际教育资源,一流农业大学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与 涉农世界一流大学全面对接,建立“中特农业创新园”和“中坦农业 村级减贫学习中心”等平台,积极共享中国农业发展经验,教育援外 在发展中国家广泛覆盖。 (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6 化的新步伐,尤其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 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为学校实现高质 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学校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办学空间 急需拓展,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更加重视,内 部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建设与改革任务 今后三年,重点实施六大计划,全面完成建设和改革任务。实现 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实 施农业一流人才培养计划;以人才强校为基础,实施“315”创新人 才强校计划;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为动力,实施卓越引领 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服务社会的新格局为目标,实施“顶天立地” 乡村振兴服务计划;以“一带一路”、“南南合作”为基础,实施全球 视野国际合作交流计划。 (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顶天立地”、政治素质强、 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 实施“315”创新人才强校计划,聚焦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 干的引进和培育,完善和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引进和培 育工作改革,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成长体系。 2. 教学名师培育计划 实施教学名师培育工程,组织开展名师工作坊、教学法国际研修 班等活动,推进科技沙龙等培训活动,助力教师全面发展。设立教学 7 型教师系列岗位,健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3. 教师发展体制机制提升计划 实施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推进教学 辅助各系列的晋升评价。完善岗位责任制,完善职员晋升制度。实施 不同层次的人才支持计划,突出激励导向,形成合理薪酬体系。 4. 师德师风建设计划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完善师德师风的考核监督和表彰 奖励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 (二)强化一流人才培养 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制定国家涉农专业标准和卓越农林人才 培养计划,成为“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创者。 1. 一流专业建设计划 围绕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推进农科类 专业认证,建设一批一流涉农专业;全面推进工程专业国际认证工作, 对标一流专业标准,对现有工科专业进行建设与改造;加强一流学科 相关的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基础学科教学实验室和公共基础实验室 建设,支持专业急需的综合性实习基地的条件建设。建设一批核心课 程并开展教材建设,开展“校级优质教材”评选。 2.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探索建立大类招生模式,申请启动自主招生并逐步建立“综合素 质评价”招生模式。推进人才大类培养,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建设一 8 批优质课堂(课程),开展“优质课程与优质课堂”评选,建设一批 高水平在线课程,建成一批虚拟实验教学项目。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 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对创新创业、URP、 学科竞赛项目的支持。实行创新人才优先推荐保研政策。改革完善转 专业政策、学业成绩计算方法、自由选课政策。 3. 试点升级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2.0 版为指导,在对已有的卓越农林人 才培养专业按照“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之 外,试点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新农科实验班),培养涉农 拔尖创新人才;试点卓越农林农科教协同育人实验班,强化对牛精英 项目、种业菁英班、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科技小院等一批农科教协 同育人项目的支持,培养“一懂两爱”行业领军人才。 4.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强化计划 以科教融合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健全 博士生优秀生源吸引激励机制,继续实行直博生选拔制度,提高硕博 连读生比例,完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度。设立跨学科博士 生培养项目,组建跨学科的导师指导组。推进博士生培养管理与评价 的过程导向、重心前移。构建国际化的学术创新环境,聘请国际知名 学者开设高水平课程,支持博士生国际化学术交流。 5. 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计划 以产教融合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树立 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理念, 构建“产业链”、“综合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推进“实践 -理论-实践”的三段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评价的有 9 机衔接。开展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卓越农机装备工程 师”等双学位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6.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计划 加强校院两级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建立研究生课程任务分类体系 和适合培养特点的教学方法规范与基本模式,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 有效性。完善新增导师培训制度,建立任课教师培训制度和学位授权 点的教学研讨制度。创建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为研究生提供个性化、 针对性的学习咨询和支持服务。健全学位授权点质量管理、质量监督、 质量反馈和质量改进体系。在一流学科试点开展国际评估。 7.学生思政工作质量新体系构建计划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完善理想信念熔铸、 核心价值内化、“三农”情怀培养、健康人格塑造、创新创业能力培 养、领导力培养、学生骨干培养、党团组织作用发挥、工作队伍素质 提升、支撑平台建设等思政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农”情怀培 养融入课程教学、融入典型示范、融入服务实践、融入创新创业的“四 融入”模式为工作主线,形成课程教育、先锋引领、实践养成的工作 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面向科技前沿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主战 场,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能力, 争做国际学术前沿领跑者,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服 务者。 10 1.卓越科技创新计划 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重点在植物生物学与生物种业、畜禽育 种与健康养殖、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耕地质 量提升与功能拓展、绿色农业生产、生物质转化利用与畜禽废弃物处 理、智能农业机械装备与智慧农业等领域布局和建设重大科技创新链。 2.一流平台建设计划 重点建设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 国家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科技创新基地,在作物生物学、资源环境、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医学、农田水利与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农 业工程等领域培育国家级研究平台;建设若干学科公共创新平台,形 成支撑一流大学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3.高端智库建设计划 重点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土地政策 与法律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北 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等高端智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 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农业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体系。 4.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计划 紧密对接《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和《北京 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以北京食品营 养与人类健康研究高精尖中心等为基础,着力打造北京国家科创中心 农业板块,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北 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新的“亮点”。 11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及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三农”情怀为魂,将文 化传承与创新贯穿于办学全过程,成为农大人致力于“四个服务”的 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农大的贡献。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计划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推动学校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不断丰富师生精神世界、增强师生精神力量。着 眼文化育人,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 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2.中华农耕文化研究与传播计划 鼓励支持教师开展中华农耕文化的研究。加强中国农业数字博物 馆、饲料博物馆等虚拟与实体文化平台建设,发挥校园与基地科普教 育职能,提升社会文化服务水平。依托“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 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和孔子学院等平台,传播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展示 中国农业发展成就。 3.特色校园文化提升计划 加强学校、学院和学科文化的研究,重点开展学科开创性人物的 资料挖掘整理,宣传发扬“曲周精神”,形成农大人共同的价值坚守 和文化底蕴。打造一批文化品牌,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载体,开 展内涵丰富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构筑网络文化表达体系,讲好农大 故事,发出农大声音。 12 (五)打造社会服务新格局 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学校服务社会新格局,支撑服务乡 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1.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重点围绕黄淮海农业绿色发展、京津冀都市农业、东北现代农业、 西北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完善实验站、教授工作站和现代农 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主要平台的“两站一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推动与 南方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产业研究院,探索建立“农业科技+大 资本、大企业、大政府”的社会服务和成果转移转化模式。 2.加强多学科协作,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服务全国,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区域发展。 依托曲周试验站和涿州教学实验农场,与地方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探索服务京津冀、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依托上庄实验站,建立 都市农业和智慧农业基地,探索国际化大都市农业发展新路径。 3.加强科教社会扶贫,助力国家精准脱贫 与云南省建立治理深度贫困的省校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对深度贫 困综合治理的研究和实践,深化云南镇康、勐腊等已有科教扶贫试点, 为国家深度贫困的脱贫攻坚提供可行的范式。深化与山西灵丘的校地 合作,完成教育部安排的河北青龙县、威县定点扶贫任务。 4.加强社会培训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适应新时代农业经营模式转型,提升现代农业技术的远程培训水 平,开展新型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和创业 者及跨界投资者的培训。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搭建农林高校 13 培训教育网络联盟教学平台和共享课程资源库,打造实用精品培训课 程体系。 (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1.夯实国际一流农业大学合作网络,提升学校高端引领 进一步夯实与世界农业学科排名前 10 和综合排名前 100 涉农院 校的合作网络,完善网络区域和学科布局,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 融合到教学科研主要环节。强化校际优势互补的实质性、多层次、多 渠道合作,加强世界顶尖农业大学联盟建设,提升我校在世界高等农 业教育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国际科教协同创新 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核心,推进一流学 科与相关领域国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及国际顶尖科学家的可持续 合作。通过校、院两级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 密结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机制。 3.改善国际化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突破制约留学生教育规模的硬件瓶颈,改善国际化人才培养基础 条件,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加强面向发展中国家农业青年领袖的培 养项目建设。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等项目的覆盖面,加强外 籍教师聘用工作的力度。办好烟台格罗宁根大学,发挥中外合作办学 机构对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4.积极参与国际科教事务,增强中国农业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 加强与国际主流学术组织合作,积极承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支 持学术骨干到国际学术组织任职。面向我国驻外使领馆、联合国粮农 14 组织等国际和区域农业组织需要,培养优秀人才。办好主办的国际学 术期刊,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5.积极参与国家对外战略,扩大国家国际影响 服务农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农业教育行动 计划,筹建“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扩大海外合作基地, 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农业教育科技的全覆盖,在“一带 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南南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 (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1.以大学章程为统领,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 围绕“双一流”建设,全面梳理规章制度,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 领,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建立章程审查机制和规章制度定 期清理机制。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用法治思维规范学校管理行为。 2.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 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保障学术 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等学术事务中发 挥主要作用。在学术决策与行政执行之间建立良性沟通协同机制,形 成学校发展合力。 3.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党代会、教(职)代会、学代会、研代会、团代会等民 主参政与决策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校友、社会评价机构等各方 面代表作用,完善定期沟通机制,促进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和完 善基层民主协商,加强智库型、服务型统战建设。严格督办机制,完 善校长信箱、教代会提案等多方面渠道意见建议的受理答复机制。 15 4.完善院校两级管理体制,扩大学院自主权 整合资源,重心下移,提高学院的资源配置能力,释放学院办学 活力,发挥学院建设主体作用。针对一流学科建设,鼓励学院提出综 合改革整体方案,经学校审定批准后自主实施。 (八)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1.实现科教协同育人,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完善“依法治教”基本教学制度。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专门委员会 的指导和咨询功能。建立完善责任教师、助教、教师培训、学分、转 专业、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等系列制度,保证教育教学依法有序运行。 完善教育教学激励政策。在人事政策中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 地位,引导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制定教授级高级实验师的聘任与考核办法。强化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 队伍建设,把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指导纳入职称评聘条件。 完善教学服务支持体系。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成立相应的校 级教育教学支撑服务机构,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教育技术、教学技能、 学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深度融 合,建立新型教学状态感知与评价体系。 2.实现人事制度新变革,探索队伍建设新机制 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不断完善招聘工作制度,加大领军人才和优 秀青年人才引进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完善引进人才资助体系,强 化引进人才的聘期考核。 健全教师评价体系。以贡献和潜力为评价导向,突出体现学科的 基础地位和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完善教师科学评价体系。分别制定 各类教师岗位基本责任、晋升要求和标准、考核要求及评价机制。 16 完善激励制度。制定符合校情并与一流大学建设相匹配的薪酬体 系,完善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奖励和教师兼职兼薪制度,进一步激发 教师参与学校改革发展事业的热情。 3.建立新型科研组织和评价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新活力 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按照基础前沿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 开发、应用示范一体化设计思路,组织若干个跨单位、跨学院、跨学 科的重大项目,构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探索校内外协同创新模式。 建立完善的分类科技评价体系。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 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评价指标、标准 和奖励办法。探索第三方评价与国际评价、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 合的科研评价模式。 (九)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1.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发展 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 与学校管理,以更加灵活多样有效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 展,扩大社会合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2.坚持落实“管办评”分离,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估 调动社会机构、组织、个人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健全多方位 评价机制,将第三方评估机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学校自我评价 机制外的有益补充。 3.加强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校友力量 加强与校友、社会各界的联系,推进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加强与企业合作,争 17 取社会各方支持。 4.健全信息公开机制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及时更新信息公 开事项清单,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提高学校工作透明度。 四、支撑体系 (一)拓展办学空间资源,合理布局校区功能 立足北京,积极服务首都发展。以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 契机,积极拓展学校办学空间。统筹考虑学校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需 求,合理布局现有校区功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立足整体规划,加强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留学生与专家公寓、水利楼、风雨操场(西 校区)等建设,加快推进涿州科教园区等实验场站网络体系建设,建 成新图书馆,提升文献资料和信息保障水平。 (三)树立信息化思维,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运行体制和建设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 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加强校园网络等基础支撑条件建设, 搭建信息系统深度集成化、数据分析与推送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为师 生提供全面、个性化和获取方便的信息服务。 五、预期成效 到 2020 年,学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 列,夯实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实基础。  18 (一)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立德树人取得重大进展。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和“三农” 情怀教育大格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升。一批农学、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一批工 科专业通过国际认证,成为涉农专业建设标准的引领者;建成一批核 心课程,厚基础、宽口径、强专业、重素质的系统性强、特色鲜明的 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建成一批核心教材、特色教材和优质课堂, 引领我国农科课程教育新内容。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和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显著提 升。建成若干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一批高水平 研究成果,在农业生物学和玉米遗传育种等方向发挥国际领跑作用。 在种业创新、粮食丰产增效、畜禽高效安全养殖、农机智能装备、水 土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农业、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领域做出突出贡 献,打造若干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新型高端智库。 (三)社会服务贡献更加凸显 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以“两站一体系” 为依托的农业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体系得到完善,学校服务社会的维度、 深度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广泛的支撑,在现代种业、 食品营养与安全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转化推 广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关乎国计民生和重大农业发展战略等问题上 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支持的能力持续增强。 (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全面建成世界顶尖农业大学联盟合作机制;主办的高水平国际学 19 术会议次数和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任职人数不断增加,国际化办学水 平得到提高。在“南南合作”、“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与发展中起到引 领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农业教育和科技领域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五)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更好发挥 具有浓厚农大特色、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传承创新工作格局基本 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工作成效显著,中华农耕文化研究与传 播取得进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形成一批校园文化品牌, 出版一批文化著作,研发一批文化产品。在教育对外开放、科技交流 合作中更好地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六、领导与组织保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自信”, 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服务”,坚持学校党委对学校“双一流” 建设的整体谋划和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增强政治领导能力,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完善和落 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 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增强党委议大事、谋大局能力。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学院党委的政 治核心作用,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双一流”建设中充分发挥 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有效发挥 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和监督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积极实践监督执纪 20 “四种形态”,加强重点领域的廉洁风险防控。 (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双一流”建设领导组织体系,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 长的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双一流”建设中的重大政策和重要事 项。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建设工作组,负责“双一流”总体建设方案 和学科建设方案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实施。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的 建设专项工作组,负责“双一流”相关领域的建设与改革任务专项工 作的推进与落实。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双一流” 建各专项任务的沟通协调和统筹推进。 实施目标责任制。以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依据,建立“双一流” 建设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学科“双一 流”建设的责任人,定期接受学校考核和评价。建设任务实行项目管 理,严格预算执行。 (三)建立自我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学科建设评价与调整机制,建立学科发展状 态监测系统,对各建设学科在评价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预警,根据 监测结果对建设资金做出调整。完善部门绩效评价机制,将建设成效 与部门的考核评价挂钩。以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对相关政策举措做 出调整。 (四)优化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建立健全争取社会资源的工作机制,增强多渠道资源筹集能力。 强化资源统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学院是一流学科建设的 主体。推动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强学院能力建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