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25 来源:读书笔记 点击: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读书笔记范文汇总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就是要始终怀着人民公仆的初心,践行服务人民的使命。浓厚的“人民公仆情怀”,是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的表现。党员标准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风浪面前抱持坚定立场,在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始终坚如磐石。
党员干部在利益面前对自己要更“严”一点。面对工作中的各种诱惑要勇于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守住底线,坚守初心,时刻警醒自己。以清廉之帚扫思想尘霾,以淡泊之心克内心欲望,以清源之气驱攀比之心。在干事谋发展上忠诚坚定的信仰信念,主动讲政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常常保持严苛的态度,修身严己,明礼诚信,将党员的模范形象在一言一行中描摹镌刻。
党员干部在为民谋事上对群众更“亲”一点。***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党的事业归结到最后就是为民谋发展,在为民谋幸福上要善打“攻坚战”,勇涉“深水区”。面对实际问题,面对人民发展,要常怀为民之心,锤炼迎难而上的勇气,锻造攻坚克难的本领,敢于为民承担棘手的事,敢于为民顶着压力干、冒着风险拼。有聚焦困难不放松,在工作中奋进拼搏的无畏精神。
党员干部在实际实践中对待工作更“实”一点。“老老实实终究在。”党员干部要努力践行“踏石”之举,务“抓铁”之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谋划好、落实好每一项实际工作。要有不拒“细壤”之砌,不畏“背水”之侵,不惧“加固”之重,从严从实、狠抓“细末”筑牢工作之实。党员干部在落实工作上要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事事为民想在前头、处处为民赶在前头,在为人民的发展上不计个人得失,勇当“拼命三郎”。
“人民是永远的靠山、永远的主心骨”,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党员干部要倡议“公仆本色”拂拭初心,以“公仆行动”换得民心,恪尽为民之责,真正为群众生活谋幸福。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并不意味着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穷困潦倒也并不能体现人生的失败。
匈牙利伟大的诗人裴多菲给了我们准确答案。“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正如此话所讲,寿命长不过代表了人在这世上存在的时间多少罢了,若这个人对这个世界没有做出贡献,那么他的存在只是浪费空气而已。或许我们不能名留青史,改变世界,但我们奉献的越多,我们的人生就越有价值,越发的光彩照人。
而为什么要奉献呢?只是为了名留青史吗?奉献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价值吗?不,奉献是为了自己所热爱所在乎的东西,只有热爱,只有在乎,我们才会贡献自己的一切。
白芳礼,一位年逾九旬的病弱老翁,一辆破烂不堪的旧三轮车,一个老人无私奉献的感人情怀,一个二十年助学的惊人神话。这句话足以概括他的一生。1987年,已经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将近90岁。白芳礼同志蹬车56年,支教__年,将挣来的钱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公益事业,共计金额达35万元,其中包括300多名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他坚守着自己心中的追求,就像战士坚守着战斗的高地。
这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下来的?想一想如果白芳礼老人不热爱祖国,会在倾其所有帮助这些学生后对友人说出:“我过得是苦,挣来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可我心里是舒畅的。看到大学生们能从我做的这一点点小事上唤起一份报国心,我高兴啊!”吗?如果白芳礼老人不在乎学生,他会几十年如一日的蹬车支教,把安享天年的时光奉献给那些莘莘学子们吗?
雷锋,在他二十二年的生命路途中,沿途经历了多少人和事,而他做出的事,有有几件事与他自己相关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帮不上的就找人来帮一把,这就是雷锋为人处事的特点。他的拼搏他的奋斗,无一不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因为他热爱他们,胜过自己的生命。
正如高尔基所写:人生易逝,唯其事业有时得以垂诸永久。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该怎样度过短暂的一生?该给永恒的人生留下什么?为你的热爱奉献吧。
即使生活潦倒,也不要忘了你心中的追求,也不要忘了这个世上时时刻刻有着比你更为悲惨的人,请热爱他们,奉献自己。
要想让这艘巨轮平平稳稳“犇”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就得时刻做到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厚植人民至上情怀,把“为人民服务”五个沉甸甸的大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彻到底。
将民生举过头顶,把惠民举措做得更“实”。“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厚植人民至上情怀不能靠“嘴上把戏”和“纸面功夫”这些“假把式”,要拿出实实在在的“硬措施”,进而一步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让群众“看”得见积极改变,“感”得到“十分用心”,“享”得到胜利果实。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新年伊始,广大党员干部尤需牢牢把握民生“基本盘”,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真正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把情况摸熟摸透之后“对症下药”、科学施策,力求让惠民举措奏实效,做到既有针对性地谋篇长远定稳“调子”做好“潜绩”,也有条理地抓牢落实做好“显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民意入脑入心,把发展方向校得更“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厚植人民至上情怀还得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2020年,亲自走到群众家中倾听心声;脱贫冲刺,无数扶贫干部走村入户,与村民们共同谋划致富奔康的“新路子”……群众的智慧经过一次次转化运用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金点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面对新时期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切莫“高高在上”,从而忽视群众智慧,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群众“七嘴八舌”的“槽言槽语”中读懂“民心所向”,进而找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能让群众满意的发展方向,带领群众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与民情同频共振,把鱼水深情调得更“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五千年的华夏兴衰史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与民同心同情则能够带领群众翻开新篇章、擘画新蓝图,与民离心离情则必然促使“大厦倾塌”、家国溃散。20***年,面对疫情、汛情等重大考验、突发事件,我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为了人民我们敢涉险滩、过激流,只因“人民至上”在我们心中有着千钧之重,只因我们渴望通过努力让群众脸上绽放笑颜,也因此不断拉近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当前,我们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尤需凝聚党群合力,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对群众情感要用心呵护,对群众所需要积极争取,在调“浓”鱼水深情的过程中不断筑牢党群关系“连心桥”。
心中装着人民,才能底气十足;干事为了人民,才能步履铿锵。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劈波斩浪、化危为机,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新历史、擘画属于中国人民的崭新篇章!